圖為者瓊珍在陶碗上快筆繪製“三頭鳥”圖案。 任東 攝
  中新網玉溪1月5日電 (繆超)5日,吃過午飯,老陶工黎建高取泥塊,放在工作臺上開始揉,他做的正是近兩年暢銷海外的雲南青花土碗。
  雲南青花土碗是粗瓷燒制的用具,錶面掛釉關澤,青色三頭鳥靈矯於天地之間。制碗的土是浦貝陶土,相傳,明末清初,闖王李自成部下李忠兵敗後流落易門,途經易門浦貝時,發現這裡有優質陶土,便在這裡安家制陶。
  直到上世紀80年代,雲南家家戶戶還都用著青花土碗,當時燒制青花土碗的作坊和工廠在雲南易門比比皆是。“後來貼花碗流行了起來,土碗就沒有市場啦。”黎建高邊揉泥巴邊感嘆。如今的易門已因陶瓷產業被譽為“西南建築陶瓷生產基地”,但製作土碗的卻只剩下黎建高工作十多年的易門陶廠等寥寥幾家。
  易門陶廠深藏在雲南大山中的浦貝鄉,由鞏俐、梁家輝、孫紅雷主演的電影《周漁的火車》就是在此拍攝,電影中這裡天總是藍藍的,河水靜靜地流淌。幾經沉浮,陶廠同它所產的青花土碗一樣,從曾經的輝煌轉向暗淡,又迎來生機。
  易門陶廠里,生產土碗的工序正一道道有序進行著,陶土經過七八個小時的攪拌、過濾,壓成泥餅。泥餅裝入機器攪拌製成泥條,泥條經過切割,成為3公分長的節狀。節狀的泥條被揉捏之後拉成碗胚,進行烘乾。碗胚再交到者瓊珍手裡進行最重要的程序——畫三頭鳥。
  “現在的人講究文化,都快消失的土碗又開畫開燒。”者瓊珍畫一個碗只需10秒,簡單幾筆,青褐色的圖案躍然於碗上。碗中間圖案是三頭鳥,在老輩人口中它是帶來吉祥的鳥。碗邊的橢圓代表天,兩橫帶表地,將天地畫在盛放食物的容器上,祖先表達著對天地的崇敬與感激。
  易門陶廠廠長吳兆華介紹,兩年前沒有銷路的青花土碗被日本人看中。第一批貨發到海外後,臺灣、美國等地區的訂單隨之而來,“外國人認為我們的土碗有文化內涵。”
  隨訂單的增加,從去年開始,易門多家陶廠增加了青花土碗的生產。年過半百的者瓊珍仍在一線忙碌,前幾年她苦於沒有徒弟,擔心三頭鳥手藝失傳,這份擔心伴隨越來越多的工人走進陶廠而消失。(完)  (原標題:幾近消失的雲南青花土碗重現生機 暢銷海外(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d41kdanl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